課程內容:
人工智慧AI 是現在許多人想學習的技術,但多數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只是按照書本或電腦上的例題做實驗,得到的結果就像是別人設計好的,完全沒有實際感,更不知道怎麼運用到生活中。在此課程中,將使用目前最熱門的 Python 程式語言和非常火熱的 Keras 機器學習框架,除了教你 AI 基礎,更結合硬體控制,讓你可以將 AI 運用於生活中,實際做出有用的裝置,例如:『體溫計』、『步頻紀錄儀』和『智慧聲控燈』(視時間),不再只是紙上談兵。
◎體溫計:溫度偵測裝置。將溫度感測器的值藉由『迴歸模型』預測出體溫
◎步頻紀錄儀:體感偵測裝置。感測走路時的甩手動作分類走路、非走路,使用『二元分類模型』取得結果
◎智慧聲控燈:語音辨識裝置。並非感測到聲音就切換燈號,而是辨識語音口令,並透過它學習『CNN模型』
本課程更結合目前非常熱門的IoT(物聯網)技術,將實作完成的裝置連上網路雲端,例如上傳即時的體溫和步頻至雲端平台進行個人生醫資訊管理,或者從遠端控制燈光,結合AI與IoT兩項技術實作出 AIoT(智慧物聯網) 裝置。
課程目標:
讓學員了解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目前的發展與應用概況,將重點介紹與物聯網結合之各種應用,希望藉由實際的應用例子引起學員的興趣,作為學員將來生涯規劃發展的參考。
活動流程:
時間
|
活動名稱
|
地點
|
9:00-10:00
|
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發展應用
|
靜安227
|
10:00-11:00
|
體溫監測站:
◎蒐集資料
◎預測溫度
|
靜安227
|
11:00-12:00
|
體溫通報器:
◎ESP32 連接至網際網路
◎中華電信 IoT 智慧聯網大平台介紹
◎使用 IFTTT 發送 體溫LINE 通知
|
靜安227
|
13:00-14:30
|
二元分類-雲端步頻紀錄儀:
◎計步器簡介
◎六軸感測器數據分析
◎AI 二元分類
◎實作:步頻紀錄儀
◎IoT 應用–雲端步頻紀錄儀
|
靜安227
|
14:30-16:00
|
CNN–智慧聲控燈
|
靜安227
|
|